close

Venedig70.jpg  

 

 

 

幾年前讀過一本荷蘭作家的暢銷書Komt een vrouw bij de dokter中文譯名是陪你   到最後」,書裡的一個重要的主題是談安樂死在現今世界各國裡,只有荷蘭和比利時是世界全面讓安樂死合法的兩個國家而荷蘭則是全球第一個允許安樂死的國家,其安樂死政策在20022月生效。

 

 

這幾天夜裡總是睡不好很多時間我在思考這一個主題也許是這幾年陸續經歷過至親的死亡,我感受到的是,在那樣的一個過程裡,死亡本身其實不是最可怕的,真正讓人感到痛苦的,是那種在極盡所能的一切之後,卻發現自己只能如旁觀者般的愛莫能助,看著他們掙扎,而自己必須被迫學習放手,然後面對死亡之後所留下巨大的失落感。

 

 

想說的是,如果有一天,當我因為自己受苦於無法治癒的疾病,已經接近生命的尾聲時,我會希望,自己能夠擁有選擇死亡的權利。那不是因為自身面對病苦時的懦弱,卻是一種出自內心的坦然,因為我知道,該是自己對自己放手的時候了。

 

 

曾經以為,生命的本身非常的殘酷,那是因為在生命的最後,所面對的結局都是一樣,死亡是一種必然。可是在經歷過數次的親人死亡之後,我反而逐漸感受到死亡是一個來自上蒼的恩典,因為,如果肉體必須逐漸老化衰敗,終至不行,死亡相對的代表著一種重生,一種慈悲。

 

 

安樂死不能輕易的以「自殺」草率的粗淺定義它。當生命已經確實即將走向很近的終點時,當所有的努力都已經不具備任何意義與希望時,當存在本身只剩下絕對的病痛折磨時,當自己還有僅存的一絲自由意志之時,安樂死是對瀕死之人最誠意也最實際的幫助。

 

 

死亡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生者對死者的眷戀與依賴,那是許多人所以痛苦的理由。因為深愛,所以放手更難。病者想死,生者哭求,因為不捨,所以牽絆。當父母尚未成為過往之前,我曾以為,自己不可能有那種勇氣去面對他們的死亡。當他們還是過去之後,我才領悟到,悲傷卻不是全部,其中還有來自彼此雙方面的解脫與自由。他們不再受病痛折磨,而我自己,亦不再夢裡驚恐。在死亡的面前,我明白它的恩典與溫柔,安樂死亦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安樂死
    全站熱搜

    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